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 正文

600万人数据显示:红肉好吃,但应少吃

csdh11 2025-01-24 11:13 22 浏览

06月11日的《热心肠日报》,我们解读了 12 篇文献,关注:红肉,糖尿病,合理膳食,禁食,地中海饮食,营养补充剂,膳食蛋白质,食品系统,食物过敏,饮食相关菌群,理中汤。


香港大学:红肉吃太多或增加心血管和糖尿病风险

European Heart Journal——[35.855]

① 纳入2022年6月30日前的70项(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研究,包括43项心血管病研究( 4462810人,女性61.7%)和27项糖尿病研究(1760774人,女性64.4%),评估未加工和加工红肉摄入与心血管病及其亚型(冠心病、中风和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以及性别和环境的差异;② 红肉(未加工和加工)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亚型和糖尿病呈正相关;③ 红肉摄入与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在西方国家更强,且无性别差异。

【主编评语】

食用红肉与心血管疾病(CVD)和糖尿病之间是否具有关联,不同的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此外,红肉的消费因性别和环境而异,但这种关联是否因性别和背景而异尚不清楚。香港大学的Jie V. Zhao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文章,对相关人群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食用未加工和加工的红肉都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亚型和糖尿病的高风险相关,在西方环境中有更强的关联,但没有性别差异。(@章台柳)

【原文信息】

Red meat consump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3-06-02, doi: 10.1093/eurheartj/ehad336


间歇性禁食和限时进食对NAFLD的治疗潜力(综述)

Gut——[31.793]

① 观察数据显示,不规律的饮食模式、不吃早餐和夜间进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相关代谢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② 间歇性禁食方案可减少NAFLD患者体重>5%,减少肝脂肪变性和改善血脂谱,可能优于标准饮食的减肥建议;③ 与持续的能量限制相比,限时饮食(TRE)可以类似降低体重和肝内甘油三酯,但可能耐受性更好,并与血糖控制的更大改善相关;④ TRE已成为一种有希望的策略,用于减轻与夜班工作引起的昼夜节律失调相关的不良代谢表型。

【主编评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与肝脏及心血管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巨大全球负担相关。长期以来,高总能量摄入加上不健康的超加工食品和饱和脂肪摄入被认为是导致NAFLD的主要饮食因素。近期发表于Gut的一篇综述总结了现有的观察和流行病学数据,描述了饮食模式和此代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随着该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协)会的共识声明可能承认改变能量摄入的时间作为预防和治疗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潜在策略的价值。(@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Timing of energy intake an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and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 NAFLD

2023-06-07, doi: 10.1136/gutjnl-2023-329998


富含多酚的绿色地中海饮食增强表观遗传调控潜力

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13.934]

① 随机分配260位参与者到健康饮食指南、440mg多酚的地中海,或1240mg多酚的绿色MED组,干预18个月;② 绿色MED组有1573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和1753个差异表达基因,均高于另外两组;③ 绿色MED组的表观遗传调节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改变最多,与血清叶酸变化相关;④ 鉴定出一个相关模块,包含KIR3DS1基因位点,与多酚变化负相关,与浅层皮下脂肪面积、干预后体重和腰围变化正相关;⑤ 该模块包括DMR基因胱硫醚β-合酶,介导同型半胱氨酸减少。

【主编评语】

18个月的DIRECT PLUS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富含多酚和减少红肉/加工肉的地中海(MED)饮食(绿色MED)发挥有益代谢作用。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近期发表的文章,分析了绿色MED饮食对染色质甲基组和转录组水平的影响,来阐释所观察到的代谢改善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富含绿茶和Mankai的绿色MED高多酚饮食具有调节个体表观基因组的高能力。叶酸和绿色饮食标记物介导表观遗传,膳食多酚直接影响一碳代谢。(@章台柳)

【原文信息】

A polyphenol-rich green Mediterranean diet enhances epigenetic regulatory potential: the DIRECT PLU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3-05-24, doi: 10.1016/j.metabol.2023.155594


简单调整早餐或有助于T2D患者控制血糖?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8.472]

① 纳入121名受试者随机分低碳水(8克碳水、25克蛋白和37克脂肪)或低脂早餐组(56克碳水,20克蛋白,15克脂肪);② 通过佩戴监测设备记录血糖水平,并在12周前后测试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还监测了受试者体重、腰围、饱腹感和活动水平等指标;③ 两组间受试者体重指数或腰围无显著差异,但坚持低碳水早餐有助于降低HbA1c水平;④ 坚持低碳水早餐的受试者自我报告的每日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低,提示低碳水早餐会影响日常饮食习惯。

【主编评语】

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减少包括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在内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近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纳入121名受试者随机分低碳水或低脂早餐组,发现从传统的西式低脂早餐转变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低碳水化合物早餐,例如鸡蛋加培根或奶酪,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值得关注。(@九卿臣)

【原文信息】

Impact of a Low-Carbohydrate Compared with Low-Fat Breakfast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Trial

2023-05-29, doi: 10.1016/j.ajcnut.2023.04.032


南方医院:合理摄入膳食铜,或可减缓老年人认知衰退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7.996]

① 纳入3106名55岁以上的中国成年人,调查膳食铜摄入量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纵向关联,并探究潜在的影响因素;② 整体认知评分和综合认知评分的5年变化率与拐点前(约1.3 mg/d)的膳食铜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拐点后的膳食铜摄入量无显著关联;③ 复合认知评分中,每日铜摄入量≥1.28 mg的参与者,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明显减慢;④ 膳食铜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膳食脂肪摄入量较低和体力活动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主编评语】

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老年痴呆人群正在急剧增加,目前还没有治疗痴呆症的有效药物,因此有必要在痴呆症发病前确定可控变量,以延缓或逆转认知能力下降。近年来,膳食营养在减少认知能力下降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膳食铜摄入与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秦献辉作为通讯作者在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膳食铜摄入对中国老年人认知衰退的影响。结果发现,维持最佳膳食铜水平摄入量(约1.3 mg/天)可以减缓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RZN)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Copper Intake and Cognitive Decline: A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ese Elderly

2023-05-10, doi: 10.1016/j.jagp.2023.05.001


口服营养补充剂改善胃肠道手术患者预后(荟萃分析)

Clinical Nutrition——[7.643]

① 纳入14项研究共2480名参与者,评估出院后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ONS)至少两周对患者体重、生活质量、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影响;② 与对照组比,服用ONS患者术后体重减轻较小,但这一结果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③ ONS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清总蛋白、淋巴细胞总数、总胆固醇和生活质量无差异;④ 所有研究中患者依从性较差,ONS组成、消耗量和手术程序存在差异,造成分析中的临床变异性和统计异质性相对较高。

【主编评语】

目前,接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特别容易营养不良,因为手术会影响其消化系统功能。营养不良患者面临住院时间延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医疗费用增加等风险。虽然现有的指南建议术前和术间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ONS)为患者提供高浓度的宏量营养素,但出院后ONS的有效性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出院后ONS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胃肠道手术后接受ONS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减少,一些生化参数得到改善。(@RZN)

【原文信息】

The effect of post-discharge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 outcomes aft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3-05-04, doi: 10.1016/j.clnu.2023.04.028


理中汤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8.462]

① 理中汤(YJT)可以改善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导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低体温、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调;② 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传统药物左甲状腺素相比,YJT具有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这与抑制肠道TLR4和Nod2/Pglyrp1信号通路有关;③ 肠菌移植进一步证明,YJT可以促进PTU诱导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和预防全身炎症,这与它在调节与肠道内分泌功能和先天免疫系统有关的肠道微生物群及基因表达方面的益生元作用有关。

【主编评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表现为能量代谢的减少,因此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因其对能量代谢的潜在影响而被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理中汤(YJT)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及干姜 4 味药物组成,为常用温中方剂,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近期发表于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的一项研究通过建立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旨在证明YJT可以提高体温,减轻全身炎症,并逆转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Yijung-tang improves thermogenesis and reduces inflammation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in hypothyroid rats

2023-06-03, doi: 10.1038/s41522-023-00396-2


食物过敏的最新进展和亮点(综述)

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14.71]

① 通过啮齿类动物模型和人类临床研究,在屏障功能对食物过敏(FA)的作用、润肤剂干预效果、过敏原识别机制,及特定免疫细胞亚群的贡献方面已有新见解;② 随着首个治疗花生过敏的药物获批,FA的临床管理正朝强度较低的替代方法发展,包括固定剂量、较低维持剂量目标,以及生物制剂、佐剂和免疫耐受诱导剂的联合用药;③ 后续研究或将修改和改善当前策略;④ 最终目标是通过识别风险表型改善免疫治疗和发展精准医疗,为每个患者提供最佳治疗。

【主编评语】

食物过敏(FA)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正在进行的研究将为这种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提供更多的见解。近期发表于Allergy的一篇综述更新了以前的手稿,涵盖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脱敏和免疫耐受性发展的生物标志物。(@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原文信息】

An update 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highlights in food allergy

2023-04-23, doi: 10.1111/all.15749


膳食蛋白质塑造肠道CD4+T细胞的特征和受体库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7.579]

① 食物抗原与无菌小鼠模型相结合,表明食物和肠道菌群显著影响肠道CD4+T 细胞的特征和T细胞受体库;② 膳食蛋白质促进CD4+T细胞在肠上皮细胞中积累并获得克隆选择、上皮适应和组织特异性的相关转录谱,且与肠道菌群无关;③ 炎症会破坏稳态CD4+T细胞对食物的反应,这种情况下食物耐受性维持与Treg克隆扩增和促炎基因表达减少有关;④ 适应稳态上皮的CD4+T细胞和耐受诱导的Treg细胞识别饮食抗原,对预防食物的不适当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主编评语】

大量食物来源的抗原通过肠道吸收,免疫系统必须耐受这些抗原才能避免食物过敏,多克隆肠道CD4+ T细胞对膳食蛋白质的反应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揭示食物和肠道菌群影响肠道CD4+T 细胞的特征和T细胞受体库新机制。(@圆圈儿)

【原文信息】

Dietary protein shapes the profile and repertoire of intestinal CD4+ T cells

2023-05-16, doi: 10.1084/jem.20221816


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微生物分类和功能变化与临床和饮食因素有关

EBioMedicine——[11.205]

① 招募1型糖尿病(T1D,n=30)和健康受试青少年(n=35),T1D青少年的肠道菌群分类组成发生中度变化;② T1D中有19种微生物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包括维生素(B2/核黄素、B7/生物素和B9/叶酸)、酶辅因子(NAD+和s-腺苷甲硫氨酸)和氨基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和赖氨酸)的生物合成下调,发酵途径上调;③ 健康和患有T1D的青少年中,与饮食和临床因素相关的细菌种类在两组存在差异;④ 鉴定出可预测T1D状态的分类群,主要特征包括球菌和链球菌。

【主编评语】

EBio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患有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其肠道菌群的分类群和代谢特征发生改变,且提示维生素、酶辅因子和氨基酸的微生物生物合成可能在T1D中发生改变。(@章台柳)

【原文信息】

Microbial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shifts in adolesc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re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and dietary factors

2023-06-06, doi: 10.1016/j.ebiom.2023.104641


Cell 子刊:新方法挖掘饮食相关肠道菌群变化

Cell Reports——[9.995]

① 采用一种宏基因组分析方法metaphan 4,利用小鼠的22718个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改进小鼠肠道菌群分析;② 合并8个公共数据集的622个样本和另一97个小鼠菌群组成的队列,使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估metaphan 4;③ 发现多种强效且可重复的饮食相关菌群生物标志物,增加仅依靠参考信息等可用方法可识别的菌群标志物;④ 饮食诱导的变化的最强驱动因素是尚未定性和发现的类群,证实采用整合宏基因组组装的宏基因组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的重要性。

【主编评语】

小鼠是研究菌群-机体互作的关键模型。但是,传统的基因枪法对肠道菌群的鉴定有限。本文提出一种宏基因组分析方法metaphan 4,利用小鼠的22718个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改进小鼠肠道菌群分析,并基于8个公共数据集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metaphan 4可以更好的挖掘小鼠饮食相关肠道菌群。(@Bingbing)

【原文信息】

MetaPhlAn 4 profiling of unknown species-level genome bins improve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iet-associated microbiome changes in mice

2023-05-03, doi: 10.1016/j.celrep.2023.112464


Lancet子刊:食品系统与人畜共患病(观点)

Lancet Planetary Health——[28.75]

① 不同食物系统类型(如农业方法、土地利用和饮食选择)对人畜共患疾病外溢风险影响不一;② 农业环境和人类饮食反映经济发展、粮食主权、公司主导和治理等重要的粮食系统组成部分,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畜共患疾病的暴发;③ 推广植物性饮食、促进农业生态实践和增加自然栖息地旁的特定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④ 限制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措施与食品政策密切相关;⑤ 由于不同的生态、气候条件、文化和社会经济现实,预防措施应因地制宜。

【主编评语】

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以及对经济和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提醒我们关注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性。一些外溢事件,比如较高的栖息地片断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高的牲畜密度,农业输入和捕猎增加等,均属于食品系统范畴。因此,食品系统可能是现代疾病大流行的关键风险因素。本文探讨了食品系统、人畜共患病以及可持续性的关系,值得相关人士阅读参考。(@Bingbing)

【原文信息】

Exploring scenarios for the food system–zoonotic risk interface

2023-04-01, doi: 10.1016/S2542-5196(23)00007-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accepted,注册营养师陈彬林,阿当,九卿臣,RZN,Sunflower,xinyan,章台柳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6-10 | 治病的便便:9文关注粪菌移植研究前沿

06-09 | 今日Science+Cell双发,癌症中的肠道菌群再成焦点

06-08 | 调控人体能量天平,靶向菌群的饮食具有前景

06-07 | 多项新研究聚焦:战肠炎,纳米医学有何高招?

06-06 | 肠肝相依:多篇高分文一览“肠-肝轴”研究最前沿

06-05 | 真菌与癌症有何关系?16页GUT综述详尽阐述

06-04 | 分析68项临床试验,生酮饮食对健康指标有何影响?

06-03 | Nature领衔,多文聚焦小小噬菌体的大学问

06-02 | 运动减肥效果好不好,有种肠菌可能很重要

06-01 | 5月,最值得看的35篇肠道健康文献!

相关推荐

知名软件变“木马”:2小时感染10万电脑

近日,腾讯电脑管家监测发现,一款通过“驱动人生”升级通道,并同时利用“永恒之蓝”高危漏洞传播的木马突然爆发,仅2个小时受攻击用户就高达10万。腾讯电脑管家可精准拦截该病毒攻击,管家团队也将持续跟踪该款...

腾讯电脑管家发布病毒预警:“驱动人生木马”爆发,2小时感染10万台电脑

新华网天津12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腾讯电脑管家15日紧急发布病毒预警,14日下午,腾讯电脑管家监测发现,一款通过“驱动人生”升级通道,并同时利用“永恒之蓝”高危漏洞传播的木马突然爆发,仅2个小时受...

全新“撒旦”勒索病毒来袭 瑞星推出独家解密工具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瑞星威胁情报平台近日发现多起国内用户感染“撒旦”勒索病毒事件。据瑞星安全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运行后会加密受害者计算机文件,加密完成后会用中英韩三国语言索取1个比特币作为赎金,并...

新勒索病毒“WannaCry”疯狂来袭 乌克兰副总理电脑中招

据外媒报道,从6月27日开始,一种新勒索病毒再次疯狂来袭,已席卷欧洲多个国家,连乌克兰副总理的电脑都已中招。报道称,这轮病毒足以与五月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WannaCry”的攻击性相提并论。该病毒代号...

蠕虫病毒利用“永恒之蓝”漏洞传播 单位局域网受威胁最大

日前,火绒安全团队通过“火绒威胁情报系统”发现蠕虫病毒“Worm/Sharp”正在全网传播,其中在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局域网具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该病毒通过“永恒之蓝”漏洞、多个电脑常用端口...

新病毒爆发:利用“永恒之蓝”传播,2小时感染10万台电脑挖矿

驱动人生发布的声明。据腾讯安全专家介绍,通过追溯病毒传播链发现,该病毒自12月14日约14点,利用“驱动人生”、“人生日历”等软件最早开始传播,另有约30%的传播通过“永恒之蓝”漏洞在局域网内进行主动...

逍遥安卓模拟器定制手游电脑版 手机电脑账号完全互通

从今年起大量回合制端游转向手游方向,无论是《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神武》还是刚刚发行的《问道》手游,都是非常重度需要大量时间来做任务挂机升级的游戏。很多人习惯了端游的时候一个电脑可以多开的玩法,...

安卓模拟器绿色U盘移动版 公司玩游戏无痕迹

安卓模拟器已经不稀奇了!随着安卓手游的盛行,特别是《梦幻西游手游》之类的重度手游发布,玩手游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用手机玩这些游戏存在着屏幕小、点量少、费流量还有容易被电话打断,在电脑上用安卓模拟器玩游...

苹果推出 iCloud 照片和视频转移服务:可转移至谷歌相册

IT之家3月4日消息据MacRumors今日报道,苹果公司本周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帮助iCloud用户方便快捷的将其存储的照片和视频转移到谷歌照片上。苹果在其支持文档中表示,用户可以登...

NAS PK台,4核带m.2的威联通TS-264C vs 双核TS-462C

因为618年中大促看到威联通TS-264C和TS-462C这两机型售价差不多,就做个比较以供参考。毕竟作为自2007年以来就一直卖威联通的NAS老油来说,对威联通各NAS机型的识别还是相当全面的,对不...

前端学AI(七):构造 RAG 系统评估测试数据集

引言在基于DeepSeek+Chroma+LangChain开发一个简单RAG系统...

惨重教训!调查显示挪威“英斯塔”号宙斯盾舰撞油轮后本不必“丧命”

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挪威皇家海军“英斯塔”号护卫舰2018年11月与油轮相撞后,如果其舰员接受了更好的损管训练,并且对舰艇的稳定特性更加熟悉的话,这艘宙斯盾型战舰本来是可以挽救的。↑挪威“英斯塔”...

「必买」盘点2021年男人们的败家清单,越“败”越香

心里总想买点啥?看看《必买》,全网最有料的场景种草指南。草原割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过去的2021年,不断被各种数码产品种草,一直在买买买,剁手不停。大部分产品都经过详细的对比做足了功课,也有部分是一时...

实现浏览器播放rtsp视频流的解决方案

有同学问道:需要实时播放摄像头rtsp视频流,而浏览器不能直接播放,怎样解决?实现这个需求可以通过插件或者转码来实现。要实现这个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案非常得多,有商业的也有开源的,这里主要列举一些开源的...

ISO9000你知道多少?

1ISO9000族标准是什么?ISO9000族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订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族标准可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