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该总队船艇支队水上练兵现场。
自然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改变细胞的遗传结构或功能使其变成癌细胞。同样,在执勤安全中也有诸多“致癌因子”,它们品类繁多且极易“变异致癌”。武警重庆总队借力科技强勤大势,从夯实执勤根基入手,培育目标安全的“蜂毒素”,推动新时代执勤安全向打造“智慧磐石”工程目标迈进。
该总队执勤哨兵正在高度警惕,严密观察警戒区域。
“致癌因子”无时无处不在,稍有疏忽就将“增值泛滥”,必须始终把人员思想放在首位常抓不懈——
消除思想“雾霾”一刻也不能松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连日来,山城重庆处处迷雾茫茫、呵气成霜。一天凌晨5时许,担负警卫勤务的执勤二支队三中队指导员曹阳走在查勤的路上,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嘣!嘣!”连续两道低微的声响划破夜的寂静,被敏锐的曹指导员瞬间捕捉到。“咦!难道有飞贼闯入?可目标周边层层布设了联动报警系统,监控没报警、哨兵没报告!”他瞅见手中安静的对讲机,将音量调到最小,关闭了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线,压低脚步在迷雾中穿行。
离发出声响的地方越来越近了,曹指导员的心跳在加速!不远的墙角处,三个黑影在谈论着什么?他瞬间打亮手电,憋足了劲大声吼道:“你们是干什么的?”受到惊吓的三个黑影战战兢兢作答:“我们是维修员,接到通知前来维修路灯!”
一句简单的话却听得曹指导员一身发麻。经询问得知,维修人员在未通知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室的情况下就私自断电维修。“如果犯罪分子用同样的手法进入目标,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一问题虽然最终与目标单位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该起事件却犹如一把重锤,敲在了中队党支部“一班人”的心上。
无独有偶,在该支队渝北区中队学习室,士官长封宇恒听到战士们就执勤安全话题聊得眉飞色舞:“高墙、电网、刀刺网、智能跟踪、红外报警、人脸识别等先进设备上阵,用上了3G语音图传、哨位语音对讲、视频指挥系统等查勤系统,人犯想逃跑比登天还难!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啦!”
就像“手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随着科技强勤不断推进,信息手段的升级运用有效缓减了官兵执勤压力。但久而久之,大家把信息化当成“安全化”,基层有了“依靠”,机关查勤频率也降到了最低,就连执勤工作调研也依托“鼠标一点”……但是,官兵思想“雾霾”不破,任何疏忽大意和过度依赖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该总队列车反劫持演练现场,特战队员正在进行强行突击。
该总队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哨位的“四不两直”检查发现,类似执勤哨兵打瞌睡、联合演练不经常、“一班哨”讲评不及时、干部查勤走过场等问题呈上升趋势,信息技术的升级衍生出的“致癌因子”,给新时代条件下的执勤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官兵的思想更新必须跟上硬件升级的步伐,做到软件硬件两手都过硬,才能随时打响身边的战斗。”执勤第二支队参谋长杜前鹏说。号准脉搏,对症下药。最近,伴随一场铁血贲张的大练兵,他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执勤方式大变革,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大讨论。总队各级执勤部门也多措并举搞好警示性执勤安全教育,组织典型执勤案例教训剖析,深化各级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夯实执勤目标安全根基。`
该总队反恐怖训练现场,特战队员正在隐蔽接近目标。
“致癌因子”极易发生“变异”,冲破人们的目光识别,逃避各级“免疫”监视,必须让官兵在实战中锤炼打赢本领——
训战一致才能遏制行为“变异”
“外面的人听着,我们要和人质同归于尽!”5名“歹徒”看到客轮处于包围之中,感到脱逃希望渺茫,叫嚣将挟持客轮撞击大桥。情况紧急,必须切断船体破坏动力系统才能阻止“歹徒”妄举。接令后,2名“蛙人”携带相关设备潜入水中,但因水下切割技能不精而延误了战机,最终导致演习惨败。
这次“败仗”让官兵们刻骨铭心。“随着科技手段不断进步,新时代条件下新装备新技术人才需求与现有人才库不相适应,部分装备虽然配发到位,但基层还存在不敢用、不会用和不懂维修保养的现象。”曾被武警部队表彰为“10名士官先进典型”、号称“浪里白条”的船艇支队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杨超道出了真相。
“有了高技术和先进装备支撑,更需要我们灵活高效的处置能力来保障。”杨超说,“很多科目看似训练有素,达到了训练‘八落实’,考核成绩都‘优秀’。但与实战贴合不够紧,到了任务中就要‘掉链子’,经不住实战检验,导致处置行动失败。”
“部队整体训练水平、官兵的处置能力发生‘变异’,冲破了人们的目光识别,逃过了各级的‘免疫’监视,给完成任务带来严峻挑战。”党委议训会上,支队“一班人”经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必须把依法从严治训作为中心任务突出出来,高举‘检验考评’这把指挥棒,严格校准评判标尺,推动新时代的官兵执勤能力向实战聚焦靠拢。”
吃一堑长一智。他们针对船艇专业岗位多、技术繁杂、人才紧缺的实际,通过积极引进人才,选送有发展潜力的官兵分批次到原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培训,派出部分专业人才到驻地造船厂、修理厂学习,与重庆交通大学签订人才培训协议,采取手把手教、以老带新等办法,形成技术人才的有序传承。
官兵正在进行战术训练。
“只有训战一致才能够遏制处置行动‘变异’。”连日来,大雾环绕、气温骤降,但该支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主席训令,坚持以任务为牵引,打破“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症结,依法从严治训,派出10余艘船艇开展编队远航训练……按照预案,编队到达三峡库区万州水域就该返航,但导调员却迅疾设置“突发情况”开展水上救援科目演练,揪着船艇跳帮训练科目这个“痛处”不放,逼着官兵适应恶劣环境,挑战身体心理极限。
蛙人是武警部队水面特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上反恐作战的神秘‘蛟龙’,图为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蛙人”正在进行游泳训练。
船艇编队返航途中,水下蛙人深潜科目训练又接踵而来,多次斩获该支队400米蛙泳第一、被总队表彰为“十大强军标兵”的三大队WJ3219艇枪帆兵李洪明率先入水,成功进行了水中摸排、水下侦察、水下切割等多个难点课目演练……官兵们说:“盯着薄弱环节搞好实训,一次性突破了多个训练难点,不仅有效提升了官兵的军事技能,培育了顽强作风,更带动了执勤能力的整体跃升。”
该总队防化训练现场。
“蜂毒素”可以阻断“癌细胞”增殖。推进科技强勤,健全制度是关键,打造“智慧磐石”工程是目标,必须久久为功——
培育执勤目标安全的“蜂毒素”
一阵急促的报警铃声响彻执勤一支队沙坪坝区中队看守目标上空——警情显示:“一伙暴恐分子乘夜袭击监区大门,妄图劫持被羁押的人犯!”正在担负执勤任务的官兵和监管民警闻讯而动,快速展开处置行动。
“一点触发、多点感知、整体联动……AB门一键闭锁功能启动,前置备勤的应急分队先期到位处置,网络查勤员利用云台操控高清摄像机摄制现场视频,并将视频实时传输到目标单位指挥中心,监管民警有效控制监区。随着处置分队到位,暴恐分子悉数被歼,‘天网系统’紧紧盯牢最后一名逃犯……”这是一次以执勤哨兵为中心的信息感知体系综合演练。
特战队员运用拐角射击系统锁定“劫匪”。
“演练旨在检验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信息化建设成效。”现场组织演练的该总队作战勤务处处长石磊说:“着眼实现执勤哨兵由被动接受信息向自主获取信息转变,各级进一步拓展监控网络,优化升级系统功能,通过在目标制高点、周界和要害部位加装高清摄像机、智能跟踪云台和配置无人机,引接目标周界、要害部位、重要通道和社会面监控,构建实时、全域、可视、灵便的执勤信息网络。
“推进科技强勤,打造‘智慧磐石’工程就是确保执勤目标安全的‘蜂毒素’,必须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石磊处长说,“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是关键。只有扎实抓好执勤业务培训,严密组织专勤专训,针对不同情况搞好‘一点一策’‘一哨一案’训练,针对问题隐患集中开展教育整顿,推进科技强勤向定制化、精细化转变,才能有效提升执勤规范化水平。”
该总队列车反劫持演练现场,特战队员在车厢进行搜索。
加快培育执勤目标安全的“蜂毒素”势在必行。记者走访得知,为确保防得更远、察得更准、预判更早,他们将“大联防”“大执勤”“大安全”等作为研究对象,将目标周界警情引入小哨位,整合联防力量,健全联防机制,完善联防措施,逐环节分析研判安全风险,使组勤执勤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精准的“大数据”有效助力组勤执勤模式的转变。记者在执勤一线看到,各执勤目标采取昼夜分勤、隔哨布控、巡控结合、合并编组的方式撤减不必要哨位,减少一班哨执勤人员,不仅最大限度节约执勤兵力、减轻了执勤强度,还有效提升了执勤效能,以投入较少的兵力换取到最大的执勤效益。
“机械化、信息化、多能化、智能化……”伴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连串耳目一新的“关键词”频频出现,通过会议、文电、调研、检查等方式深入每名官兵的头脑,在勤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扎实推进。记者在走访执勤目标时看到,他们把打造“智慧磐石”工程作为新年度执勤工作的重点,坚持科技强勤与调整改革统筹推进,坚持完善执勤手段与健全制度机制协调用力,加快推进科技强勤步伐,建好“四个体系”、实现“四个转变”。
着眼“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这个总队的“智慧磐石”工程建设正朝着新时代的执勤大安全格局迈进。官兵们相信,不久它必将造福“平安城市”建设,成为新质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级。采访结束,记者看到这样一份规划:总队分三年、三个阶段深入推进科技强勤、全面打造“智慧磐石”工程,力争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5类勤务、11个执勤中队试点建设,年底完成80%建设任务,2020年全面建成“智慧磐石”工程。”